中国前沿教育资讯第一门户,欢迎您光临!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创新 > 未来学校
未来学校
东北师范大学“牵手”基层破解教师培训难题
2010-04-13 00:00:00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东北师大探索教师培训新模式

东北师大实习指导教师和实验区教师在研讨课件。(资料图片)

  【引子】2007年以来,随着国家基础教育保障机制的实施,教师的专业发展、知识更新在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上升为主要矛盾。这种矛盾在中西部地区县域农村和不发达地市尤为突出。

  有基层教师认为,现在基础教育最大的一对矛盾,就是发展太快、知识更新太快,新课程新理念与10年前相比变化很大,而教师还是10年前、20年前的教师,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师仍然是老一套,许多地方的教育仍然靠死记硬背。

  教师跟不上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关键问题在于相应的教师专业提高没有跟上、培训没有跟上、培训系统有问题、培训理念有问题、培训方法有问题,从而导致教师得不到有效的培训、专业难以提高、观念难以改变。其后果就是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影响学校的整体发展,使区域间、城乡间的教育差距越拉越大。

  不少基层教师认为,最理想的培训是由师范大学来培训,但在过去,基层和大学靠不上。东北师大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的建立,成为基层学校与大学沟通的纽带。基层教师从东北师大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看到了一线曙光,那就是大学与地方合作所创造的全新培训模式。

  ■本报记者 陈帆波

  2007年12月,东北师大在东北三省创建了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在这些实验区,东北师大与地方政府建立起的合作关系,使大学培训中小学教师成为了可能。

  目前,东北师大的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有17个县、82所基地校。2008年以来,东北师大、地方政府、中小学三方面合作开展了师范生教育实习、中小学教师培训、基础教育课题研究等项工作。地方政府和学校负责东北师大学生实习方面的诸项事务,东北师大负责为当地培训教师。

  两年来,各实验区学校在教师培训、教师专业提高上获益匪浅。大学和基层学校共同探索出了很多好的培训方法,解决了困扰基层教育的诸多困惑。

  由于这样的合作建立了新的培训关系和培训模式,真正符合基层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学校强烈要求加入到东北师大实验区。

  到目前,东北师大实验区已经扩展到23个县、市,基地校从82个增加到105个。

  高端引领,促进教师观念更新

  【问题】培训层次低,基层教师不解渴

  多年来一直坚持研究和服务于基础教育的东北师大,了解农村教育现状。他们看到,近年来,中西部县域农村的教师在学历上达标了,但知识更新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教育观念与新课程要求差距甚远,需要大学引领。

  东北师大数学系教授韩纪伟在一个县城中学看到这样的情况:“历史和政治老师讲一下,学生就记一下,他们用这种方式让那么多的学生上了大学。这种教学方式让我感到震惊。”

  东北师大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高夯认为,新的教育理念没有被基层学校了解,这是基础教育最大的问题。“我给一个省的初中数学教师讲解新课标,他什么都不懂,让我印象太深刻了。”高夯说。

  基层学校也看到了自己的问题。“新课改以来,简单的集体备课、低层次的培训,已经远远不够,理念、操作模式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提升理论水平,增加实际操作。”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一中教务处长牟纯说。

  【对策】科学方法引领基层教师更新观念

  东北师大实验区建立不久就提出,要引领和促进基层教师观念更新,建立一种科学的方法。对实验区教师培训的目标,从三方面给予基层学校教师全方面的高层次培训和指导:一是要求下到实验区的实习带队教师给基地校开讲座;二是在学生实习期间,学校组织专家学术报告团到实验区巡回开讲座;三是在学生顶岗实习时,将置换下来的教师送到学校本部进行一周的脱产培训。

  据学校初步统计,2009年,学校所有学科教师全部下到实验区开学术讲座,报告团巡回开讲座上百次,上百名带队教师为当地开展培训不计其数,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接收实验区教师脱产培训达300余人。黑龙江林甸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汪洋说:“去年东北师大专家培训全县教师达6000人次,每个教师平均接受3次培训,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力度。”

  很多一线教师认为,他们在观念上得到全新的提升。刚刚从师范院校毕业两年的通化县东宝中学语文教师石楠说:“培训的层次太重要了,我在大学虽然接触到新的思想,但视野还是有限。东北师大老师的培训,让我了解到如今教育是怎样的、新的思维方法是什么、什么才是科学的教学方式、怎样备课和怎样驾驭教材。”

抚松县三中语文教师刘鹏说:“在东北师大培训时,有7名老师都提到读书的重要性。教育学院的老师讲‘读书与专业发展’时,给我们推荐了很多书,有专业的、美学的,很多方面,这样的启迪,使我感到幸福。我回来后,已经读了10本了,这是我的改变。”

  一些基层学校校长和教育局局长认为,大学与基层学校结合,是一种高端与低端资源的整合,可以解决教师队伍遇到的所有困惑。

  内蒙古兴安盟教育督导主任马文举列举了当下基础教育遇到的六大难题:一是教师专业知识如何更新,二是专业技能如何提高,三是怎样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四是教师发展性评价如何进行,五是新课程的管理怎样改革,六是如何实施有效的科研。“这些问题基层解决不了,需要靠大学帮助我们提升。”他说,他们与东北师大合作一年来,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很多实验区政府都制定了与东北师大合作培训教师的长短期规划。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一中是兴安盟地区唯一一所示范性高中,学校在感到发展苦无对策时,是东北师大给了他们希望,所以他们强烈要求加入到东北师大的实验区。去年,他们以“特区”形式加入后,立即作出战略性规划,借助东北师大的理论指导、专家引领,全方位建设教师队伍。今年春季开学,东北师大向该校派去了多名学科教师,进行新课改解读培训。

  吉林省抚松县、通化县、辉南县、舒兰县,辽宁省喀左县、桓仁县,黑龙江省林甸县、安达市等地教育局都制定了与东北师大合作的长期或近期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创新方法,让培训更有针对性

  【问题】培训名目不少,但都缺乏针对性

  一些基层教师反映,以往培训最大的问题是理论脱离实际,培训没有针对性。

  通化县教育局局长丁金干说:“以往的培训方式,名目繁多,像骨干教师培训、农村教师培训,这个层次的、那个层次的,但就是不明确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没有考虑基层需要什么,很多培训和我们不对口。”

  “2008年,基本只有一种方式:送课到县开讲座。但实际效果如何呢?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培训。”高夯说。

  经过一年的实践,东北师大反思教师教育问题认识到,在教师教育和教师培训上,存在着既定的思维方式,那就是灌输式教育和培训,宏观性的理论多,有针对性的东西少。所以,要解决教师教育、教师培训的针对性问题,必须创新培训模式。

  【对策1】订单培训,让培训落在学科上

  2009年,在与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探索下,东北师大提出“从通识培训进入学科培训”的新理念,重新设计培训模式,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多维、主体多元的培训活动。目前,被实验区普遍认可和推崇的一种成型的做法是“订单培训”。

  所谓“订单培训”,就是学科教师培训根据地方教育部门提出的具体要求,对地方中小学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学科培训,其特点是针对性强。

  “订单培训”最初是丁金干提出的,东北师大认真听取并研究了基层的建议后认为,基层提出“订单培训”要求,就应该提供“订单式”服务。

  2009年年初,学校成立了教师教育研究院,各个专业的学科教法教师全部进行中学教学改革研究,研究培训什么、如何培训。

  根据实际需要,他们确定了两种培训方式:一是针对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由学校组织实验区教师统一到学校本部进行相关学科培训,每年2次,上半年1次,下半年1次,每次一周时间;二是根据个别实验区的现实需要,即具体的“订单”,学校派出相关学科教师到该地进行个别培训。

  2009年,学校根据地方学校新课改的情况,开展了数学、语文、化学、地理4个学科的培训,培训了22个县的300余名教师。

  通化县教育局制定了依靠东北师大进行教师培训的2009—2010年度计划。丁金干说:“我们计划在未来5年的继续教育中,依靠东北师大,把所有学科教师都进行培训。新课程的培训,一次是不够的,需要延伸培训。”

  今年通化县做3个题目的培训:一是给全县2400名一线中小学教师作新课标解读;二是开展全县范围的班主任培训;三是开展初中外语、语文、数学3个学科和小学语文、数学两个学科的教学法培训。如今,在东北师大的支持下,前两项培训已经做完。

  “丁局长给我拉了一个单子,我按照这个单子给他派人去。这个效果是最好的,因为不是盲目的。”高夯说。

  据介绍,去年年底,东北师大接到10余份实验区提出的“订单培训”申请,寒假期间和今春开学初,相继向吉林省的舒兰、抚松、辉南、通化和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一中派出了十几名教授去开培训讲座。

  如今,“订单培训”已经成为实验区地方政府规划培训教师的一条主要渠道,很多实验区制定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都是以“订单”的形式。

  【对策2】校本培训,将理论落到课堂上

  东北师大实验区的基地校都是在农村、县城,实习两个月期间,所有教学法的教师都下去了,每个区有个总负责人,每个点有专职带队教师,带队教师都是具有博士学历的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学校与实验区互惠的有关义务大多由这些教师去做。教务处要求,带队教师要与地方学校联合教研。

  带队教师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出大学教师参与中小学教改和校本研修的新路子:一是进课堂听课,很多教师还带着自己的研究生去听课;二是参加基地校的集体备课,给他们评课、评价,讲解他们的优点和问题;三是个别与基地校教师交流沟通,这种方法他们做得更多,更受当地教师欢迎;四是把大学的课题带到基地校去做,让基地校的教师参与分析,实际形成一种课堂评价和教学研讨。

  大学教师贴近中小学一线教师,走进一线课堂,使理论落在了实处,使校本培训、校本研修得到升华。

  生命与化学学院教授王秀红,2008年与2009年在双阳县150中学做实习生带队教师时,一直参与学校的课改。“我听他们五六名老师的课,我边听他们的课,边和他们探讨。我们实习生讲课的时候,他们老师也听,我要求他们提意见,评课时自然就捆在一起了,这是最好的教研活动。老师们特别喜欢这样的活动。”去年,她给学校开了两次大的讲座,评课七八次。

  物理学院教师侯恕总是用课题的方法培训当地教师。“我做课题时,把全国优秀教师的课给他们看,让他们进行比较,找差距和问题,让他们学习如何去进行课堂评价。我要求他们和我一起共同听实习生的课,一起进行课题的讨论。这样,基地校老师、实习生和我们自己三方都受益。”

  外语学院教师于海波在永吉县时用写教学评价笔记的方式去提高当地教师素养。“我每天都听课,要他们每隔四五天写1篇万字的教学评价,并与他们进行交流。”40多天里,他给当地学校出了10个教学评论集子。

  王向东教授在东丰县和蛟河市一直做“指导教师联谊制”的实验,进行跨学科课堂教学研讨,在课题教学行为中的“提问”,一节课就设计了80多个提问。当地教师反映,这种设计让他们体验到了什么是新时期的教法。

  数学系教授韩纪伟在通化县一中,经常和他们的教师一起看教育书刊,了解他们看什么书、怎么样看书。“我发现很多老师不知道看什么书。读书对一个教师的成长太重要了。我想,我不能长期在这里,也不能经常来开讲座,就给他们提供一些书吧。”她认为,必须让教师和学生的头脑里装进科学的思维,装进理性的东西。回到长春后,她自费买了上百册科普书邮寄给学校,还向教育局长推荐了很多书。丁金干说:“韩纪伟老师给我寄了22本科普方面的书,孩子们爱看,以后政府采购就用这些书。”

  像上面这样的培训很受基层学校欢迎,也很有效果。

  双阳县150中学教师说:“师大老师参与我们的课题,把理论落在课堂上,落在我们的问题中,以往感到不好理解的理论变活了。”

  王秀红发现,现在他们的老师在课堂上也会“请学生们谈一谈”。“以前,他们不理解,认为学生能谈出什么。”去年实习结束后,150中学全体班子来东北师大感谢,要求学校每年都能派人去。

  2009年,东北师大教育学院的教授李广平被聘为林甸县一中兼职副校长,王秀红被聘为双阳县150中学兼职副校长。两个县希望,在师大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帮助学校提升校本研修水平,促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实验区学校普遍认为,这种做法,应该作为一种制度延续下去。

 盘活资源,使教师培训持久化

  【问题】缺乏长效机制,培训有随意性

  多年来,县域中小学教师培训主要依靠当地的县教师进修学校,但学校的教研员能力水平有限,许多困惑自身都解决不了。

  据了解,近年来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大部分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处于闲置状态,有的已经关闭了。某省一个比较发达的地区,6个县关闭了4所。

  “实验区建立后,开展了大范围的教师培训工作,进修学校有事情做了。”高夯说。

  【对策】盘活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使培训常态化

  在实验区中,根据大学和地方的合作协议,东北师大要对当地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新课程指导,接收基地校教师到师大本部进修和参与课题研究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以及师大毕业实习生来实习的一切工作,都由县进修学校组织实施。

  黑龙江林甸县教师进修学校,有42名职工、11个科室,真正负责教师培训的只有师训部和干训部。由于缺少培训经费和教研能力不足等原因,培训工作很难开展。

  “以往的惯例是,上边有培训指令了,这时培训部才组织一下培训,但也是短时间的,时常是走走形式。”汪洋说。

  2008年,林甸县成为东北师大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后,县教育局把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统归到了进修学校,将汪洋派到进修学校做校长、抓培训。县财政也增加了对进修学校经费的投入,并设培训专款。

  进修学校依托东北师大制定了教师队伍三年培养规划和“三步走”计划,进修学校原有的机构设置已经不适应了。“我们将进修学校的机构、人员进行整合、重组,开展专题性的教研培训活动,并组织了各种教师培训和研讨活动,把农村教师也调动起来,让农村教师到城里学校观摩、评课,一起搞教研。”汪洋说。

  林甸县进修学校是与东北师大合作最早,也是最深入的。汪洋说:“如今,我们在师大的帮助下,迈出了三步:第一步是教师的教研,用QQ平台形式让全县教师交流;第二是建立名师工作站,过去教师成长是自我成长,现在像大家庭一样;第三是建立教育信息中心,老师们在上面进行教学评议和提建议,非常活跃。县政府拨专项经费20万元,而过去只有几万元。”

  林甸县进修学校是东三省实验区进修学校变化的一个缩影。如今,吉林省的通化、抚松、永吉、辉南、舒兰,以及黑龙江的安达市、辽宁省的喀左、桓仁等地的进修学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开展起来了,经费增加了,条件改善了。

  东北师大希望通过盘活县级进修学校,给地方培养一批会教研的“火种”,使培训工作持久化、常态化。  

  ■短评:为基础教育服务是师范大学的使命

  东北师大与地方合作,帮助地方政府解决教师培训难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做法,具有普遍意义。

  这两年,东北师大在实验区开展教师教育和教师培训,倾注了很大的人力和财力,学校所有从事学科教法研究的教师都下到基础教育一线,参与了实验区教师培训。在实习生实习的两个月里,带队指导教师更是和学生一样,在基层一呆就是两个月。去年,学校成立教师教育研究院,各专业平均出3名教师从事基础教育教法研究;学校设立专项资金,给教师定课题、定任务、定要求。学校提出,要在教师教育和培养模式上创出一条称得上一流的路子来,为基础教育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和理论支撑。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在进入关键时期,已经深入到教育的本质领域,师范大学必须更加发挥好培养更多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作用。东北师大的经验表明,师范大学主动为基础教育发展服务的最重要内容就在于做好教师培养和培训,教师教育是师范大学的根本。

热门点击
面向2035的学校新生态
2021年的“课改之箭”射向哪里?
防止“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问题反复
天津:今秋起将实行区县域内学校教师校长轮岗
教育部要求切实做好2015年寒假春节期间各项工作
最新更新
后疫情时代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新课标下的课堂规范应解放学生
我在迪拜学法律
法国构建基础教育海外办学完整网络
让创新的动能更澎湃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教育学会  |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