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沿教育资讯第一门户,欢迎您光临!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课题 > 立项课题
立项课题
开放性学习策略研究
2021-03-25 00:00:00  来源:现教传媒网

    开放,从内容上讲,意味着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生活世界是书本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必须回归生活,回归儿童的生活。学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搜集各种有用的材料,随时随地把握学习语文的机会。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体验、积累,将语文能力运用到生活中。
    (1)回归学生生活世界
    开放性语文课堂更应回归儿童的生活,语文学科有它自己的特性。小学生在入学时,并非是一张空白的纸,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浅显的语言文字知识,特别是在口语方面已经具有了相当程度的表达运用能力。学生的语文知识一是从社会生活中学来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社会生活中。二是从学校中学来的,并且,学生学习的活动在不断增多,掌握的语文知识和经验也就越来越多。课堂上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些情况,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语文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把学生个人独特感受、对教材的理解和生活的独特见解都带入课堂。
    (2)注重学科间的融合
    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促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如语文与艺术的融合,艺术的功能决不仅仅是审美和教化,它也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语文与文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也必然会产生如艺术与语文之间的渗透交叉关系。
开放,从教学过程上讲,学生应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着,语文课堂教学不能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
    (1)学习时空的开放
    开放的语文课堂将不再拘泥于几尺见方的教室和40分钟内地课堂,必须把学生带出教室,走出校门,把学习的地点延伸到社区和家庭,把学习环境扩展到整个社会和自然界,课程的实施将充分地依赖教材、教师和校园以外的资源,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为研究性学习的空间环境赋予更多的社会性。空间开放要求学习与社会考察,社区服务、公益活动和生产劳动等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2)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课外的语文实践应是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探究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过程。可以是一切与语文有关的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读书、访问、参观、上网等多种形式的亲身“实践”,锻炼自己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课外语文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读书,学生通过大量直接地接触语言材料,在不断地阅读实践中,感悟读书方法,体验语文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美。开放性学习给了学生足够的时空,那么,学生课外的语文学习也就同样精彩。
    (3)教学过程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开放性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开放性的教学过程就要不断地注入新的因素、新的活力,不断调整教与学的活动。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独特的情感、独特的认知,浓厚的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多变性、复杂性。如:教师带着精心设计的教案走进课堂,按着预定的环节进行教学,结果遇到学生始料未及的反应,在互动过程中,就会不断产生新的情况、新的状况……我们就要灵活的调控教与学;再如教学过程中,教师突然来了灵感,这种即兴创造也告诉我们不能按事先设定的程式进行。在教学中,虽然教学过程是统一的,教学步骤是一致的,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却是千差万别的。思维活动的方式不同,情感活动的样式各异,意志活动的强弱也不一样,根据这些,教师也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生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学。
    开放,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上讲,开放性学习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彰显。
    1.开放性的学习需要学生个性的张扬
    由于学生的文化底蕴参差、认知能力不等、所处环境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也有一定各异。开放性的语文学习就是让学生作为个体其自主性及主体地位得到张扬和体现。首先,我们的教育只有在尊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的基础上,唤醒、激发起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才会使学生由自在的主体转变为学生自主的主体。其次,教师要重视、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所谓的后劲生,鼓励他们大胆想象,珍视他们独特见解,赞赏他们个性体验,这些会成为他们进一步去创造、探索的强大动力。
    2.开放性学习需要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品质
    (1)营造学生心理安全的氛围
    敢疑乐问总是在学生迷恋、执着、心理充分自由的状态下萌发出来的,作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尊重个性的学习氛围。学生们的学习总不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他们天真单纯、幼稚、自尊心强、容易受伤害。因此,课堂上必须创设一种全班学生互相尊重人格、尊重别人的创造表现、互相交流、互相鼓励的气氛。另外,对于那些敢于突破常规思维局限,不人云亦云的问题或见解,我们应该特别呵护,从而为学生的标新立意创设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2)引导学生疑异的方法
    质疑问难是标新立意的前提,只有学生敢疑乐问,创新思维才能有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自学质疑法,倡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发现问题,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质疑求异。
    (3)创设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和课文中所接触的知识是十分有限,课本以外的生活,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它是求异、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博大的知识领域里,开拓视野,丰富知识。
    3.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开放性学习给师生留出了很大的创造空间,在语文教与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身体性参与、情感性参与,充分运用直接经验,让他们“活动”、“操作”、“经历”,使学生不仅仅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同时在身体上、心理上、智慧上都得到发展,成为“健康”的人!

热门点击
最新更新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教育学会  |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