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沿教育资讯第一门户,欢迎您光临!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 未来学校
未来学校
“互联网+”催生未来学校
2021-03-11 00:00:00  来源:--

2030年,未来学校如何生长,存在哪些变量?小弦带你看看业界权威人士如何解读,帮你理清线索,启发思路。

“未来学校”是在社会转型,科技迅猛发展,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个性化教育需求与日俱增的趋势下产生的,尤其是政府简政放权,推进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鼓励多元办学,多形态育人,基础教育领域全面迎来供给侧改革的态势下,各种各样的教育探索在进行,而学校只有做出系统性的改变才能抓住这个机遇。

未来学校将如何转变?

实现因材施教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认为,未来教育应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性,应该是更加适合的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着不同的潜能和禀赋。2000多年前,中国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思想,本质上就是提供适合的教育、个性化的教育。

提高学校自主办学权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说,学校普遍建立起现代学校制度,按照章程自主办学。

学校普遍建立起现代学校制度,按照章程自主办学。各相关部门为学校提供智力支撑,服务学校,关心学校,帮助学校。

无围墙学校开始出现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表示,部分学校的形态将发生重大改变,将出现一批无墙学校。

翻转课堂、教育信息化这些名词大家都已耳熟能详,更加多样化的教育推送形式必将涌现,一部分学校的形态将发生重大改变,出现一批无墙学校,“在家上学”将会增多,“智慧手机”将伴随每个人。公民随时可有学习机会,步入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

学校成为以课堂为点的全球交流网络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孙煦东认为,网络的技术将有助于未来学校的建设,然而并不会使学校消解。

未来的学校是“一个有社会交互的学习环境”。从一个单一演讲者主导的教室将变为研讨室,学生可以在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学促进者的指导下聚在一起交换想法和观点。

校际间差别缩小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强调,全面实现教育公平,实现校际之间、人群之间的公平公正。

到2030年,切实缩小地域、城乡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形成城乡教育良好的生态。实现校际之间、人群之间的公平公正,所有儿童随父母一起生活,不再存在大量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全体学生同在阳光下共同成长进步。

未来学校在路上

必须面对未来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余胜泉教授说:“社会需求,社会大环境,国家战略需求发生了变化,倒逼教育体系要发生系统变革,而不再是小修小补的变革,这是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们讨论未来学校和未来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我们不讨论这种前提和基础,就无法理解未来教育变革的重要性,就像杜威说过的一句话,今天的学生和老师不生活在未来,未来的老师和学生将生活在过去”。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陶西平先生,认为对未来学校的理想不一定能成现实,这不是必然的结果,是一个很艰苦、渐进的过程。各国都有关于未来学校的研究,中国未来学校的研究除了有教育的共性之外,也应该强调一下中国自身的特性。建议未来学校的研究更加关注的是2030年到21世纪中期中国的学校,更加关注中国学校的未来学校的研究。

未来学校不是空想

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表示:面向未来的学校变革是多方位的,包括办学理念、学校形态、学习方式、教学管理、师生关系、资源配置等,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教育本质;必须以培养人为根本价值追求;必须保持教育的创新力;必须大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成千上万脚踏实地的教育家。同时,建设未来学校要重视现有学校教育的价值,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未来学校是多样化的

考虑到价值、人、技术、结构等多种因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陈如平从“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这“四个有”来理解“未来学校”。

未来学校是新样态学校,它不是原来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打开教室门窗、拆掉围墙,而是在更高的教育境界上,或者更高的教育品质和品位上来思考学校发展。如果这样做,我相信未来学校一定是教育乌托邦的显化,一定是教育的理想和执念的落实。

山东省昌邑市奎聚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校长姜言邦认为,未来学校仍然是学校,它有三个基本要素:老师、课程、课堂。

未来学校的课程应该是私人订制式的,就是说不同的学生来学习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通过学习不同的课程得到不同的发展。未来学校的课程资源,不仅仅是学校里面的资源,还有社区的、社会的、国际的、国内的资源,它的资源会更加丰富,更加接近社会的实际。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清红认为,“大数据”将成为未来学校非常重要的标志。校园或课堂内外,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全面全体全程数据的收集,自然形成教育的“大数据”。教育信息的流通能否畅通无阻?基于大数据的分析能否实现精准推送服务?将成为衡量未来学校重要的指标。

未来教师将有何改变?

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指出,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让教师岗位成为让人羡慕的岗位。

到2030年我国的教育投入将会进一步增长,普及12年免费基础教育,实现基础教育办学标准化;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让教师岗位成为让人羡慕的岗位。

更多的教师将出国任教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还指出,未来会请更多的外教来华任教,派更多的老师出国任教。

外语不仅仅是打开外部世界的一扇窗户,更是人生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展望未来,外语教学不会被削弱,国际交流力度将加大,会请更多的外教来华任教,派更多的老师出国任教。

教师将成为“学习的促进者”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孙煦东强调:教育将变得更具个性化,教师的传统角色也被期望产生变化。传统教师的角色将会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完全主导的角色正在向师生共同引导课堂发展。

有了互联网以后,学校未来是否就不会存在了?老师是否就不重要了?在日前举办的“2015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与教育创新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黄荣怀追问。在他看来,“互联网+”或许会把学校发展送到一个相同的起点上,而教师则更加重要,“教师将来就是导师,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教师不是帮助学生回答问题,而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而我们今天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提不出问题。”

据悉,“2015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与教育创新论坛”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联合主办,来自教育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等全国各地相关教育部门的专家、校长们相聚北京,聚焦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将会有什么样的新格局,教育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未来学校将会是什么样子……

黄荣怀表示,在国家“互联网+”战略背景下,教育信息化格局将产生六大变化,首先就是老师、学生、家长心理上学校的围墙或许将被拆除掉,教育从学校的围墙中渗透到校外学习,大众的教育观发生变化;第二个格局变化是社会人才观的改变,横隔在城乡教育之间的“护城河”或许将逐渐被填平,人们追逐好学校的现象将会得到改变;公民学习观的改变,家庭和各类场所中学习的价值凸显,终身学习将逐渐被认同;学校发展观的改变,“互联网+”或许把学校发展送到一个相同的起点上;此外是课堂教学观的改变,“互联网时代教和学可能像拉链一样被拉开,我们的教学过程可能被重构,我们的教学关系可能被重组,我们的课程将趋向开放”;最后是人类教师观的改变。

“帮助学生会提问题的前提条件是我们必须养成三个基本的属性,第一,谦逊,承认我自己不知道什么;第二,自愿,我愿意投入时间,有兴趣、有精力找到不合适的地方;第三,开放,我们并不认为书本上说的就是对的,并不认为权威专家说的就是对的,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进行创新。”黄荣怀分析。

教育信息化格局的变化,影响学校发展,同样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下,游戏化学习方式更是受到广泛关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尚俊杰副院长表示,与移动学习相结合、与机器人相结合是游戏化学习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实践操作层面,出席论坛的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铮分享学校进行的探索和思考,他表示,选择性和多样化将是未来学校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他介绍说,北大附中采用书院式管理模式。学生不是横向分成年级,而是纵向切成了七个书院,这七个书院里面有高三的学生、有高二的学生,也有高一的学生,这是他的一个归属的群体。这种归属变成了由高年级带低年级的学长制,学生通过自治融入了将要走进社会的民主生活,一种社会化的形态。

相关链接·微观点

学生成长过程中会碰到的问题,他能不能在学校得到解决,能不能解决他自身的困惑,这个也是我们作为课程的一部分。

——北大附中校长王铮

教育+技术,改变教育,这是一种趋势,也是潮流。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技术素养和能力是当务之急。打一个比喻,技术就好比千里马,师生得有驾驭这匹千里马的能力,千里马才能带你驰骋千里,所以目前大家应该去关注师生的素养问题。

——北京市大兴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陈志涛

“互联网+教育”,如果加的还是传统教育,那就没有意义了。在互联网发展的同时,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方式方法也在进行改革和推进,互联网和教育共同地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地带来“互联网+教育”取得特别好的效果。

——国家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乔跃山

热门点击
面向2035的学校新生态
2021年的“课改之箭”射向哪里?
防止“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问题反复
天津:今秋起将实行区县域内学校教师校长轮岗
教育部要求切实做好2015年寒假春节期间各项工作
最新更新
后疫情时代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新课标下的课堂规范应解放学生
我在迪拜学法律
法国构建基础教育海外办学完整网络
让创新的动能更澎湃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教育学会  |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